首页

fJ调教

时间:2025-05-26 00:49:19 作者: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丽江站)开赛 浏览量:10347

  中新网9月28日电(记者甘甜 孟湘君)重温“李约瑟之问”,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9月27日下午,由中新社主办、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问·中外对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与会,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资料图: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

  论坛期间,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施寒微指出,“李约瑟之问”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他同时指出,“我们也看到,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现在的关键是,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

  王博对此表示,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他认为,重要的是,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方好的土壤。此外,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忽略任何一方面,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

资料图:国际儒联副会长、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

  那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民族国家”,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解决?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当下的欧洲由许多“民族”组成,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他认为,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

  王博也认为,对中国来说,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但是,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所以,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他强调,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完)

【编辑:何路曼】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联播+|热气腾腾的春节照见中国式现代化

专家提醒,如果在路上时间过长,一定要小心提防“经济舱综合征”——即在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过程中或旅途后,发生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临床表现。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

其中,一站式糖尿病自我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诺和关怀APP是一个能同时连接诺和诺德胰岛素笔、动态血糖仪及多品牌指尖血糖仪,并为其他可穿戴设备预留对接能力的患者服务平台,能直观呈现用药及血糖整合数据,帮助患者居家轻松管理血糖,助力糖尿病患者个性化诊疗。该软件将从11月起陆续登录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各大应用商店,使用诺和诺德产品的患者可免费下载。

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据了解,《蛋仔派对》已不是第一次举办类似的公益活动,去年其也曾与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思源工程基金会、中国福利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举办了多场不同主题的线上线下活动,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游戏+公益”的新路径,将公益理念落到实地。

中国驻菲使馆:菲现政府把渔民推到海上争议前沿令人悲伤

近年来,佛山坚持党建引领,建立“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长(党员联系户)”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成网格党支部(党小组)6602个,组建22万余人组成的“网格员+信息员”队伍,全市各类社会组织超7000个,成为党委、政府开展公共服务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走深走实。

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坦赞铁路,如今仍在造福两国民众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山西省科协主席周然为低碳环保志愿服务队、心理健康科技志愿服务队、科普惠农志愿服务队等科技志愿服务队授旗。科技志愿服务队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深入各地开展志愿服务。(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